7後記

7.1      引言

7.1.1   本研究是首次為全港景觀展開全面而詳細的分類,同時也是在亞洲區將景觀作系統性分類的範例。雖然本研究已完成,可是景觀仍會不斷變化和演進。因此,本研究及其結果必須有充分的適應性,以反映未來景觀的種種變化。以下會闡述本研究及其結果於將來可能發展的一些觀點。

7.2     延續繪製景觀特色圖

7.2.1   景觀是不斷隨著當地經濟、環境和社會意向而演進變化的。本研究結果僅能反映現時香港景觀演進過程中的一個速照。景觀特色圖和相關的景觀基綫數據是需要進行定期更新,以確保其資料不會在將來隨著時間演變而成為不適用的數據。研究建議五年為一個檢討和更新香港景觀特色圖的週期,使其將已知的景觀變化作充份的反映。本研究亦已詳備有關文件,特別是與實地勘察方法有關的資料,確保將來能採用相同的方法來更新景觀特色圖。

7.3     發展繪製更細緻的景觀圖

7.3.1   如早前所述,我們是可以繪製許多不同比例的景觀特色圖。由於本研究是傾向於在策略性層面上確定全港景觀的變化,因此,本研究建議兩重分類層次,包括次區域的概括景觀特色類型(即6個概括的景觀特色類型)和分區的景觀特色類型(即41個景觀特色類型)。

7.3.2   由於香港景觀的多樣性和地區規劃範圍的規模,進一步詳細地繪製在地區層面的景觀特色類型和景觀特色區,便可以使其更細微、更精確和更具一致性。 

7.3.3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亦進行了一些調查,倘若將本港景觀進行更細緻的分類,可能將地區層面的景觀特色區增加至超過 3,000多個。由於資金有限和研究範圍的局限,我們並沒有再進一步將地區層面的景觀特色類型分類。但更細緻的景觀特色圖是評估較小規模發展對景觀帶來影響的有用工具。本研究所搜集得到的數據,可以在進一步擬備更完善的景觀特色圖時使用。

7.4      出版景觀特色圖

7.4.1   使用本研究結果主要是於上述所提及的政府司局和部門。然而,由於公眾對香港景觀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及越來越多發展項目需要根據城市規劃條例或環境影響評估條例進行景觀評估,發展商、顧問公司和公眾也需要有關香港的景觀特徵資料。附錄五羅列了研究結果的潛在使用者。

7.4.2   就像規劃署所繪製的土地用途圖一樣,景觀特色圖連同一份簡介每一個景觀特色類型的説明書,將會作公開銷售,以提供資料方便參考。關於該圖售價及其有關資料版權的細節,將於研究完成後作進一步考慮。

 

上一頁    回主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