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天水圍新巿鎮早期原屬后海灣內灣濕地系統的一部分,後來當地村民修建
池塘,闢作魚塘及養鴨場(圖 2)。為把天水圍發展為自給自足的地區,
政府與私人發展商於 1982 年簽訂合營企業協議,把天水圍發展作住
宅用途,初期可容納 135 000 人。
最初,發展集中在南面一幅面積為 169 公頃的地方內(或稱
「發展區」),而天華路以北的餘下土地,則留作儲備土
地(「預留區」),以配合該區的策略性發展。其後,
政府於 1994 年把天水圍北部的空間指定作房屋發
展,以應付本港對公私營房屋的需求(圖 3)。
圖 2:昔日天水圍的魚塘
圖 3:1994 年天水圍新巿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