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ar2022_tc
        P. 36
     概念性空間框架
             我們制訂了一個概念性空間框架,該框架包含 14 個供地項目,並提出策略性擬
             議運輸網絡,以配合這些新的發展項目。概念性空間框架為本港提供發展容量
             以滿足預計土地需求;匯聚各樣活動以產生協同效應;提供機會改造稠密的市
             中心;以及拉近居所與就業地點的距離。概念性空間框架涵蓋以下兩個都會區
             和兩條發展走廊:
             維港都會區
             維港都會區涵蓋現有都會區,以及中部水域交椅洲人工島。從經濟活動而言,
             這個都會區在金融及商業方面較具競爭優勢。
             為締造一個更宜居的都會區,我們會加強重建和復修舊樓;提供更多休憩用地
             和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以及長遠而言減低市區人口。此外,為進一步增強
             經濟競爭力,我們會整合位於中環及周邊地區的傳統商業核心區(下稱「商業
             核心區一」),繼續把九龍東轉型為充滿活力的第二個商業核心區(下稱「商
             業核心區二」),以及發展這兩個商業核心區以外的其他辦公室/商貿樞紐。
             交椅洲人工島會支援第三個商業核心區(下稱「商業核心區三」)的發展,配
             合另外兩個商業核心區,互利互補。
                                                        維港都會區
      33    規劃署  │  年報 2021-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