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nt_tsw_tc
P. 18
新發展區將會是一個綠色城市,在城市規劃、城市設計、交通及環保基礎設施方面
採用可持續及節能的策略,以達致高效能、低碳排放及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主要的
人口、經濟活動及社區設施會集中在集體運輸和公共運輸樞紐的步行距離內。新發
展區透過引入環保運輸走廊和完善的單車及行人網絡,提倡環保交通模式。為推廣
可持續使用食水,政府會研究在新發展區內重用經處理的污水及收集所得的雨水作
非飲用的用途,例如沖厠及灌溉。此外,政府亦會繼續探討可持續排水系統和藍綠
建設的概念。
洪水橋新發展區的發展
在規劃洪水橋新發展區的發展時,政府已預留合適的土地,以發展各種土地用途(包
括住宅、商業、工業和休憩用地)及提供各種社區和基礎設施,滿足居民的需要。
房屋
在擬建洪水橋站和現有西鐵天水圍站附近,計劃提供發展密度較高的住宅用地,以
加強其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和地區商業中心的功能。發展密度會向新發展區北部的
流浮山和后海灣一帶遞降。洪水橋新發展區的擬議公營/私營房屋比率,有助在區
域層面建立均衡合適的社區。新發展區內的現有村落羣會盡量保留(圖 31),而歷
史遺跡及古蹟亦會予以保護。在洪水橋新發展區按規劃發展後,公營房屋(包括公
共租住房屋及資助出售單位)與私
人永久房屋(包括鄉村屋宇)的整
體單位比例將為 51:49。倘計及
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天水圍新市鎮的
住宅單位,整體公私營房屋比例則
為 69:31。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
人口約為 218 000 人。
圖 31:新發展區內的現有村落羣
17